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是中国人自行筹资建设和管理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最初命名为“北京中央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任首任院长。亚洲第一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和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设备诞生在这里,推动并见证者中国医学的进步。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管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同时也是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首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长单位。
医院学科齐全,综合实力始终处于国家第一方阵,设有46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6个科研平台,25个行政职能处室。拥有18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专科护理专业、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3个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肝病与感染科、老年科),2个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科、儿科),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和4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共有10个学科在学科影响力排行位列全国前20名(血液病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护理学、眼科学、骨外科学、胸外科学、肿瘤学、皮肤病学、急诊医学、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同时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国家级特色专业示范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400余人,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国家杰出青年5名、973首席科学家3名、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23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863计划”青年科学家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
医院目前正在运行3个院区,筹建1个院区。医疗资源将辐射首都核心区、通州副中心、昌平开发区及京津冀地区。
近年来医院将努力推进“一二三工程”作为今后五年医院发展总体思路,即“一个中心”以医院全面发展为中心,抓住基本医疗质量和创新医疗技术“两个基本点”,实施人才、学科、空间“三大战略”,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医疗
医院以提升基本医疗质量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机制,政策倾斜等鼓励创新技术转化,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努力推进医院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医院开创单倍体移植技术成为国际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主流体系,被国际医学界称为“北京方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医院以新急诊急救中心投入使用为契机,着眼建立完备高效的急诊医疗救治体系,以创伤救治、危重孕产妇救治、胸痛和卒中四大中心建设为重点,整合协调全院优势学科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在国内率先建立我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创建创伤救治体系“中国模式”,成为首个国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筹建单位,让严重创伤区域性救治模式惠及基层百姓。
护理
从建院之初没有一名正规护士发展到如今拥有2000余名训练有素的护理团队。作为全国首批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医院和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医院,护理团队始终秉承“始于主动,基于专业,终于满意——做有温度的护士”的服务理念,用“爱心、耐心、精心、责任心”护理每一位病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充分利用物联网和条形码技术,加强患者身份识别及给药、治疗等各重点环节管理,优化服务流程,保证患者安全。
教学
医院临床教学和护理教学始于1942年。作为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目前承担着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临床研究生、科研研究生、护理本科、医学检验本科、药学本科、口腔留学生班、夜大学以及外校本专科实习(护理/非护理)等共计16个轨道的教学任务,平均每年培养各类学生1000余名。每年还承担着近1800名各级各类进修医生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学员。
医院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是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18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5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基地,32个北京大学医学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基地,4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考核中心。临床能力培训中心是我国首个通过国际医学模拟协会全部认证的教育机构。
医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以及102名博士生导师、79名硕士生导师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共培养本科生3000余名,八年制学生近800名,博士生1500余名,硕士生1900余名,博士后60余名,教学工作连续三届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
医院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要求,着眼国家“十三五”重点研究领域,强化创新导向,梳理和优化一系列科研政策,打破壁垒,积极鼓励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建立多学科研究团队,从医院发展整体的体制机制上推进学科建设,促进科学研究不断向临床应用转化让科研植根临床服务患者。
医院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要求,着眼国家“十三五”重点研究领域,强化创新导向,打破壁垒,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在临床医疗难点、热点和关键领域开展研究,承担各级各类科研基金总额稳步增长,近5年基金总额达到4.9亿。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授权国家专利183项,
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北京大学研究所,6个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和2个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
管理
医院党委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院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和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
医院全面推行“111”人才学科规划,在培养学科带头人、发展中青年骨干力量的同时,兼顾发现与培养管理人才;以推进新院区建设为突破点,不但拓展医院发展新空间,因地制宜改造现有空间,建设急诊急救中心,打造现代化专用应急救援保障空间。
医院通过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现有空间使用效率,打造智慧医院方便患者就医,优化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配合北京市全面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积极调整和改革医院运行机制,加强经济管理,逐步实现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建设节约型医院。
医院始终坚持医疗质量与患者体验协同发展,牵头成立国内首个国家医患体验研究基地,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为国家深化医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全维度、立体式的决策辅助支持。
医院发挥资源优势,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不断健全双向转诊制度,以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构建形式多样、资源共享的医疗诊治格局。与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建立区域医联体,与20余家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专科医联体,与34家外省市医疗机构共建异地医联体。在全国范围内共建立医联体单位652家。作为北京第一家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单位,目前已实现29个省级行政区异地结算。
责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使命中诞生,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医院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及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1951年抗美援朝医疗队、1970年云南抗震救灾医疗队、197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医疗队、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抗击非洲埃博拉、2020年援鄂抗击新冠疫情……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都留下了“人民医院人”无私奉献的身影。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体员工无畏地投入到这场抗疫战斗中。无论是134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驰援武汉,坚守72天攻坚重症救治,还是成功识别及时诊断处置北京市第一例确诊病例,快速反应全面部署;无论直面新冠遭遇战,妥善处理院内疫情,实现零感染、零意外,还是积极配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首都核酸检测任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员工始终坚定果敢、坚忍不拔、勠力同心,在不同的战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投入到疫情防控、守护人民健康工作中,为取得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做出贡献。
同时医院还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承担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庆典、抗震救灾、健康快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救援、非洲“光明行”、历次全国“两会”等各项医疗保障任务。并作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医疗保障单位,承担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
医院扎实推进援疆、援藏、对口支援等工作,先后派出援藏干部6批共40名,援疆干部共11名。作为全国三家承担西部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医院之一,连续8年先后接收了来自贵州、重庆、西藏等十余个西部省、市、自治区共计618名学员来院学习。
医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并率先将医务志愿服务呈常态化,融入到医院的常规医疗服务中,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在医务社工专业服务领域开展了儿童血液“髓爱童行”、产科“喂爱工程”和乳腺中心“乳此绽放”三项品牌服务。2017年6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公室指导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医学中心发起“安全中国,百县工程”,形成科学规范的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带动全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提升。
荣誉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时代楷模”、“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首都医药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大学统战工作先进党委”等荣誉表彰。
医院全院职工秉承“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的院训精神,坚持“人才、学科、空间”三轮驱动,以百年华诞为新起点,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动医院全面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市上地医院
北京市上地医院是海淀区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也是海淀区北部高科技园区第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二级综合医院,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始建于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今天的医院分为崇文门院区和亦庄院区,现有职工3600余人。医院设有64个临床和医技科室,编制床位1759张,2019年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于1982年3月15日成立,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解放军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南部,万寿路街道复兴路28号,是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核生化防护、医学救援于一体,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医院迈进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北京航天总医院
北京航天总医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北京南郊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医院。承担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数万名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检工作,肩负着大型飞行试验的医疗保障任务和广大职工家属以及周边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建于195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目前,在岗职工6226人。截至2020年9月,医院平均开放床位数2264张。医院设有3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
1.发展历程。医院始于1983年建设的大兴县中医门诊部,1993年迁现址成立大兴县中医医院。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中医医院中医文化建设重点建设单位”,2008年5月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2011年3月29
朝阳区金盏医院
北京金盏医院,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具有医保定点资格。门诊设有13个临床科室,并设有100张病床的精神病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国际交流五位一体,是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全国心血管领域处于领军地位。近年来,坚持“强专科,大综合”的办院理念,专科特色突出,多学科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
中关村医院创建于1957年,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西郊门诊部,于1964年5月移交地方,正式更名为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时至今日,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由海淀区公共委、海淀区卫生局所属的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公立
电话:010-83862760(门诊咨询),010-83866571(门诊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
二甲公立
电话:010-60686699(总机),010-69644822,010-61615580
北京市仁和医院
二甲公立
电话:010-69242469(总机),010-69208377(客服),010-69242469-2222(急救电话),010-69242469-2047(门诊咨询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东医疗区
二甲公立
电话:010-66856000(总机),010-66856500(总值班),010-66856002(导医台)
北京小汤山医院
三级公立
电话:010-61781818(总机),010-61789013(咨询投诉)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三级公立
电话:010-64044445(院办)